×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龙剑风云传

第三章 蒿里行

灰雁翱翔,苍狼遍野,白山黑水,几度夕阳。

衣衫褴褛、身披熊皮的郑龙掏出匕首,敲击火石,迸出的火星瞬间引燃了他从松树皮下干燥的树干削下来的富含松脂的火绒。郑龙小心翼翼地把火绒捧在手里,轻轻吹着,不多时,火星变成了火花,点燃了干柴。

隆冬之际,长白山上的夜幕降临得很快,郑龙从怀里摸出一枝香,引燃之后,插在了雪堆上,叹了口气,缓缓地坐在了自己搭建的三角形临时庇护所外。作为一名老兵,他非常清楚,天寒地冻的旷野,每一点点热量都弥足珍贵。庇护所不用太大,越小越好,才能反射人体的热量,为野外生存增加胜算。

柴火边,郑龙默默地坐着,看着自己崭新的躯体,一切都仿佛回到了自己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只有满头的白发与无人诉说的回忆,告诉他自己走过的路。

他想到自己的世界,那个命运坎坷,却又美丽善良的妻子,不知道为什么,他的指尖,依旧能不时嗅到妻子的香气,他的梦里,依然能不时看到,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自己与妻子的邂逅与相爱。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他还想到,在那个世界虽历经磨难,却又坚韧勤劳的百姓,他们的皮肤苍老皲裂,他们的身体瘦削精干,可他们的眼中,却闪烁着比星星还要亮的光。无论什么时候,他们都忠诚而绝对地相信——国家能够带领他们走向复兴、走向富强。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而在一路向北的这三个月,郑龙对这个神奇的新历史、新世界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自己世界唐宋元明清线性的历史截然不同的是,这个世界的中原大陆,正处于群雄诸国的割据鏖战中。

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得到皇位,在他二十多年的执政生涯中,击败强大的突厥帝国,缔造了辉煌的大唐盛世。可是,在北征薛延陀后,唐太宗便没有再出现在任何一次朝会上,直到官方宣布其驾崩。更为离奇的是,在太子李治登基加冕时,本来应该已经死了的前太子李承乾却突然现身,射杀了李治,率三百亲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朝堂,公然夺下了皇位。

然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流放在外的魏王李泰在控制禁军的左武卫大将军赵匡胤的支持下,秘密回到长安。他准确地判断出——李承乾夺位成功、志得意满之日,就是他最松懈的时候!于是,禁军迅速倒戈,簇拥李泰击败了李承乾的亲兵,拥立李泰即位,是为唐高宗。

可惜的是,在流放郧乡时,李泰罹患肺痨,当上皇帝时已是病入膏肓、沉疴不起。仅仅过了三年,在传位给年仅七岁的儿子李宗训时,便撒手人寰,年仅三十二岁。

此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已是军权在握的尚书左仆射兼兵部尚书的宋国公赵匡胤终于出手。不久,长安传来流言,传闻契丹联合突厥南下入寇,当时的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

唐军行至长安郊外陈桥驿,赵匡胤和弟弟赵光义、心腹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长安,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少主李宗训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长安。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锜、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

但是,出身微末的宋祖赵匡胤并没有唐太宗的威信,他虽然稳定了中原及南方,却无法阻止西域及关东各国纷纷独立。此时,女真人建立大清,在辽东迅速崛起。后来,努尔哈赤、皇太极吞并辽东,多尔衮率军入关、击破大宋,便雄踞中原、四川、两湖等地,国力强盛、拥兵百万,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国。

北宋灭亡后,宋朝宗室衣冠南渡,在临安建立了偏安一隅、苟延残喘的小朝廷。而在云贵一带,大理王国和清朝分封的平西王吴三桂分庭抗礼。在西北,西夏诸国虎视眈眈,在“黄河九曲,为富一套”的河套平原发展壮大。与此同时,雄踞在蒙古高原的元帝国在黄金家族的统治下日益强大,西征欧陆,北联沙俄,成为清帝国最强的对手。

而在最南边,以郑家为首领的明国统治着台湾、大小金门和澎湖列岛,明国虽然小,却是天下诸国最有血性的,明王郑成功在军师陈近南的辅佐下,以一岛之力,一面与宋廷联合,抵抗声势滔天的大清,一面还要为沿海百姓肃清流窜东南沿海的西方海盗、日本海贼。

郑龙所在的长白山,处于东北两个国家——辽国和金国交界的位置,由契丹人建立的辽国虽然建国数百年,但在大元的威慑下,已经削去帝号,成为藩属,辽国王室成员,素有“当代卧龙”之称的大军师耶律楚材甚至在元帝国身居宰相之位。而金国则是由清帝国留守关外的完颜氏家族建立,自然是大清的藩属,也是清帝国在北线抵御蒙古入侵的主要战场之一。

对于弄潮儿来说,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是冒险家的天堂,投机者的乐园。思想界,诸子争锋、百家争鸣,无数的新思想、新流派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文化的繁荣让无数学成出山、壮志凌云的士子投身政潮、掀动风云,“儒以文乱法”。

而在江湖,数百个大大小小的门派,他们依靠易守难攻的名山大川,精研武艺、开拓武林,在方圆数十里招揽流民、发展生产,以庞大的弟子为私兵,形成庄园式、豪强式的地方势力。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中国形成了垂直式管理的集权体制,但是,这一套集权体制、官僚体制能够触及的社会层级也有极限。从朝廷到地方,官府可以一手遮天。但到了县一级,县令的管理、税收就必须获得当地乡绅、江湖门派的支持。

群雄割据、遍地狼烟的现状导致大量流民无家可归、四处流亡;上百万的流民又促使了各大门派的兴旺;以江湖门派为代表的地方豪强又填补了各国政府统治基石的空白。不仅如此,各大门派还经常派遣门下弟子做官、参军,极大提升了各国军队的武力。

因此,大清帝国、大元帝国、辽、金、西夏、大理……“江湖、朝廷井水不犯河水”已经是通行各国、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了。他们一面笼络各自境内的武林门派,一面又试图以分化、瓦解,甚至亲自下场的方式染指江湖势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天下一统。”当然,江湖势力也绝非都愿意听命于各国朝廷,许多叱咤风云、实力强横的门派——明教、日月神教、灵鹫宫……他们已然如同国家般纵横一方,根本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行事。

而各门各派之间,也如列国争雄般风云激荡,由于官府衙门、朝廷律法根本管不了武艺高强的江湖侠客,所以江湖也成为了刀口舔血、弱肉强食的世界。所有的武林中人,都渴望成为天下第一,当上武林盟主,站在刀剑争鸣的最高处。

只可惜,苦了普天下的老百姓,国家战争、农民起义、江湖仇杀……每一天都在流血、每一日都有杀戮!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